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电子专业,并在2003年进行组建,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评价A类专业。所在的“电子信息”学科是国内核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于一体拥有学士、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科。拥有超快微纳技术与激光先进制造,中核集团核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实验室,以及“英国正版365首页-周立功单片机联合测试实验室”、“英国正版365首页—美国德州仪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英国正版365首页—西门子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示范实训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实训平台,在通信网络领域具有较为鲜明特色,为湖南乃至华中华南区域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通信、网络、信息感知与处理等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专业发展动态,具有工程实践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通信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特别是物联网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网络运营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培养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预期五年以上的毕业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知识要求):掌握必需的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基础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原理、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目标2(能力要求):掌握分析、设计相关通信设备及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开发或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工具,具备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目标3(工程要求):通过通信电子线路设计技术、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工程实践训练,了解通信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伦理、法律、法规。
目标4(其他要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遵循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