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厚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拓宽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湖南及华中华南地区通信产业、特别是物联网通信领域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二)历史沿革
通信工程专业源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电子技术专业(1959),于2003年被设立并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目前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专业在2019年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A等级;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校申请。
(三)特色优势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核集团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学科硕士点,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较好平台;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设备总值1500余万,实验室总面积近2000平米,生均实验面积达4.50平米。本专业与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威胜集团、浙江亚龙智能等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以高质量的“三创” (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改革、校企深度合作为突破点,使学生具有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传感系统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现代信息处理与智能网络相结合的复合知识结构,实现四年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覆盖,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突出。近年来,学生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均有突出成绩。学生的就业率都保持95%以上,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动适应华中华南地区信息通信以及相关领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职业操守、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国际视野、绿色理念、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文化素养意识,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通信网络、信息感知与处理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开发,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在通信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特别是物联网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网络运营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预期五年以上的毕业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自然科学、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抽象基本结构,凝练关键问题,并利用恰当的技术和工具开展研究和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目标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意识和绿色理念意识。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与跨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户等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在团队中承担协调与管理工作。
目标4:能紧密跟踪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前沿发展状况,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